荆楚学刊

长江文化研究

  • 新时代楚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郭丰秋;杨孛;

    荆楚地区分布着广泛而丰富的楚服文化遗产,该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文化基因的生动载体,具有较强的活化利用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楚服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存在遗产化意识不强、产业化程度不足、展示与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需要政府主导,学界、企业、社会团体多方协同,共同构建楚服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传承机制和产业化模式,利用数智技术,赋能楚服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从而推动楚服文化遗产从固态封闭走向活态传承,赓续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动能。

    2025年03期 v.26;No.145 1-6+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荆门市文化创新与区域协同的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汪威;赵雪;王寻;李珊珊;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国家重大文化工程,对推动长江流域沿线城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荆门融入长江文化公园建设的文化资源比较优势及区位和交通的劣势,提出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荆门市文化创新与区域协同的旅游发展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对接上位规划;优化空间布局,融入主副两轴;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打造精品项目;推动区域旅游协作,坚持可持续发展。可为荆门市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制订规划及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2025年03期 v.26;No.14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荆楚汉绣文化基因传承研究

    喻颖;林毅红;

    汉绣作为湖北地方绣种,是荆楚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学界对汉绣历史源流、艺术特色、工艺特点和当代转化与传播的研究较多,却缺少对其文化基因方面的梳理,不利于有效实施汉绣辨伪工作。荆楚地区刺绣市场上充斥着伪汉绣,机绣代替手绣的产品扰乱了汉绣的名声,汉绣手艺人由于师承不同所带来的风格差异使得大众辨别汉绣真假的难度增加。针对此问题,笔者对武汉市、荆州市和洪湖市的汉绣传统作品进行搜集与分析,结合文化基因理论找出其主导性因素“分层破色”,期以此为汉绣的发展赋能。

    2025年03期 v.26;No.145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史研究

  • 红楼一梦可补心——简论《红楼梦》的文学治疗思想及方法

    徐素萍;

    通过《红楼梦》的文本细读和文学治疗研究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红楼梦》作者有较强的文学治疗意识,他用带有自传色彩的神话叙事,探索心灵痛苦宣泄、消解、升华的方法,以文学创作的方式疗愈了自己的两大心理创伤:一是人生价值被亲人们否定;二是心爱之人离世。《红楼梦》为我们提供了以下文学治疗方法:(一)通过文学创作宣泄人生“无爱”“无意义”的痛苦;(二)通过文学互动活动消解人生的痛苦;(三)通过文学手段创制“幻境名册”“才情名册”升华人生的痛苦。

    2025年03期 v.26;No.145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与“天下”:瓦解、想象与未完成的“重建”——基于《红旗谱》与《白鹿原》的对读

    赵书豪;

    《红旗谱》是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中最主要的成就之一,《白鹿原》则是20世纪90年代新时期小说的一座高峰。这两部小说同是家族小说延长线上的纽结,因其所诞生的文学生态不同而呈现出迥异的家族叙事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二者深嵌在“家国”重构的20世纪历史语境中,其难以与此语境脱嵌,以“家”为隐喻的生存危机,以“革命”为中心的历史演进,以“国”为终点的民族叙事完成了其时代注释的使命。同时,受制于此,夹缠着近现代以来“天下”观念的式微,《红旗谱》与《白鹿原》对读的意义,不在于艺术手法的决高下,而在于透过文学想象与社会语境的互动,管窥家族小说的终极追问及其隐含着的家族小说的“出路”之问。

    2025年03期 v.26;No.145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璧昌与边疆善后治理

    孟楠;熊超;

    清道光时期,新疆和卓后裔张格尔、玉素普勾结中亚浩罕势力,先后在南疆多次发动叛乱,地方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平叛之后,为促进新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清廷随即派遣官员开展善后工作。其中,蒙古官员璧昌在善后工作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两次边疆善后均有参与,尤其在玉素普之乱善后过程中,通过调整南疆布防、积极开垦屯田、恢复与浩罕贸易关系、修缮喀什噶尔城垣等举措,促进了南疆经济恢复与社会稳定。本文使用相关档案资料以及《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等资料,对璧昌的善后作为进行梳理,通过前后两次善后的比较研究,分析善后成效,为现今边疆治理提供经验借鉴。

    2025年03期 v.26;No.145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哲学政治研究

  • 党教育青年坚持群众路线的历史考察——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青年》杂志为例

    李晶;王伟;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对青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通过典型示范、反面警示、艺术呈现、历史溯源等多种形式对青年开展了系统、持续的群众路线教育。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青年》杂志对青年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基本方针与经验,对抵制新自由主义和“反劳动”文化等错误思潮,提升新时代青年群众路线教育实效性,加深青年对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认识,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2025年03期 v.26;No.145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上圣则众愚疲”——清华简《治政之道》所见儒家教化理念探赜

    刘子珍;

    清华简《治政之道》“上圣则众愚疲”句为重新审视儒家教化与愚民反智关系之公案提供了新的线索。论者或谓简文体现了愚民思想,但简文重在强调教化是对上下双方的规定与限制。“上圣”要求在位者有较高道德修养,限制君权肆意妄为;“众愚疲”并非教化的目的,而是教化的前提。教化使民众摆脱自然人蒙昧状态,能有道德伦理自觉。儒学教化理念与上古三代教民传统密切关联,所以不应局限在人性论层面探讨儒学教化观的合理性,而应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探讨儒学教化内在理路。此外,儒学教化愚民说所依据的西方学术话语也并不适合用来分析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

    2025年03期 v.26;No.145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共产党领导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

    梁凤财;常俊;

    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重要阵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图书馆事业经历了探索与开创、建设与发展、改革与开拓、守正与创新四个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有:坚持党的领导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服务群众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价值旨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5年03期 v.26;No.145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费尔巴哈论》的方法论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胡冉燃;郭巧云;

    《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总结他与马克思共同创立的理论的经典之作,是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代表性著作。它以批判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为逻辑起点,评述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系统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详尽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历史、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典范。重温《费尔巴哈论》内蕴的方法论特色及其在历史发展中表现出强大的理论逻辑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025年03期 v.26;No.145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济研究

  • 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评价研究——来自上海市国企的实证调查

    李正东;韩圆圆;

    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密切相关,探究企业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评价机制,并考察人力资源实践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建立员工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评价体系,开展如下研究:(1)构建了包含弹性工作、家庭关怀、员工支持和休闲假期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评价指标;(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家庭关怀所占的权重最高,弹性工作与员工支持次之,休闲假期所占的比重最低;(3)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综合评价模型,对上海市国企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做出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国企员工工作-家庭平衡型人力资源实践效果有待改善。

    2025年03期 v.26;No.145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管任期交错能否抑制费用粘性——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张妃;胡雪晴;陈国生;贺馨叶;何巍;

    近些年来,费用粘性开始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费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利润的形成,研究费用粘性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司成本构成和利润形成过程。本文收集了我国A股上市企业2007-2023年的数据,采取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高管任期交错与费用粘性的关系问题,并考察不同任期交错方向、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大小时高管任期交错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高管任期交错能够抑制费用粘性,并且高管任期交错时间越长,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越大;通过区分产权性质与CEO权力大小,发现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高管任期交错对费用粘性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CEO权力越大,高管任期交错对费用粘性的抑制作用越弱。研究结论丰富了有关费用粘性与高管团队方面的研究,也能够为如何改善成本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3期 v.26;No.145 74-8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的空气污染是否影响犯罪率?

    杨曼莉;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其外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但较少有研究者探讨空气污染对犯罪活动的影响。该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空气污染对犯罪活动的影响方向及途径。首先,以标准DMP模型为基础,将犯罪引入其中,并进一步讨论了污染对犯罪的影响。分析认为,污染上升可能通过执法强度和产出两条途径导致犯罪活动的增加。其次,以全国除港澳台和西藏以外的30个省份2000-202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PM2.5浓度对犯罪率存在显著负面影响,执法强度和人均产出则对这一影响存在中介效应,PM2.5浓度上升会显著降低执法强度和人均产出,而这两者又对犯罪率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2025年03期 v.26;No.145 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从“一棵菜”到“一宴席”:荆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王焱;代小军;罗春霞;胡晓燕;袁志茵;王卫红;陈金;王雄;陈俊;

    在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背景下,从“一棵菜”到“一宴席”是荆门市预制菜产业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差异化优势的重要发力点。荆门市“一棵菜”产业得天独厚,是预制菜领跑的优势所在,但产业发展面临外部竞争压力大、内部生产销售环节有待突破和专业配套服务不甚健全的内外发展困境,更换赛道、提级提速发展“一宴席”预制菜产业是方向所在。在发展模式上,探索“5个1+3+N”产业模式以整合资源;在生产销售上,以文化和宴席赋能预制菜,使其在激烈同质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在融资支持上,引入供应链金融,为食品企业和家庭作坊“雪中送炭”;兼顾内外发展,满足当下、服务周边、寻求外援三结合,对内挖潜向外借力;把生产“放心菜”放在首位,企业、政府、市场共同发力,促进品质提升。

    2025年03期 v.26;No.145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研究

  • 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及时代诉求——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

    武佳萱;张宇帆;高敏;

    以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上分析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纵向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变迁历经初步探索与重建阶段、整体推进阶段、完善与拓展阶段、深化发展与改革阶段。横向上,从“宏观-中观-微观”的逻辑视角来梳理,力求探寻科学教育现代化变迁之道。坚持科学教育政策体系的多元化价值追求、健全完善科学教育政策体系、扩大科学教育政策供给是我国科学教育政策发展的时代诉求。

    2025年03期 v.26;No.145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幼儿园组织气氛对教师学习力的影响——以教师能动性为中介

    李洋洋;刘帅莉;张德佳;索长清;

    幼儿园教师学习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幼儿学习与发展以及推动学前教育事业改革的重要动力源。研究以辽宁省沈阳市486名幼儿园教师为对象,采用《幼儿园组织气氛问卷》《幼儿园教师能动性问卷》和《幼儿园教师学习力问卷》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幼儿园组织气氛、教师能动性、教师学习力三者关系显著;不同学历和办园性质在幼儿园组织气氛、教师能动性各维度和教师学习力各维度存在显著差异;除园长限制、教学效能和专业认同维度外,不同在编情况的幼儿园教师在其他维度上的区别均不显著;幼儿园组织气氛和教师能动性对教师学习力具有预测作用。其中,幼儿园组织气氛显著预测教师学习力,且教师能动性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幼儿园组织气氛既可以直接预测教师学习力,也可以通过教师能动性预测教师学习力。

    2025年03期 v.26;No.145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